首页 > 育婴知识 >正文

爹地宝贝口罩是医用口罩吗(爹地宝贝纸尿裤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2023-03-12 14:00:16 作者:im
评论:0

本文目录一览:

儿童口罩有医用的吗 儿童口罩哪个牌子正规

我们平时大人所佩戴的口罩,尺寸比较大,如果给儿童使用,无法贴合他们的脸型。那么儿童有专门的医用口罩吗,下面我为大家推荐几款比较正规的儿童医用口罩。

儿童口罩有医用的吗 

肯定是有儿童专用口罩的。

因为儿童的脸型较小,佩戴成人口罩不太合适,不能完全贴合口鼻,防护效果较差,所以还是应该购买专用的儿童口罩。

虽然有儿童口罩,但是在非常时期,还是应该减少儿童的外出频率,毕竟小孩子的免疫功能较差。

儿童口罩哪个牌子正规

1、稳健医疗-一次性医用灭菌级。稳健是国内的医用敷料生产品牌,知名的国民品牌??。这款口罩可防粉尘、雾霾、流感、花粉、细菌,从舒适性、密封性、性价比多个角度来评测,综合评分较高。不过这款儿童口罩的尺寸偏大,年龄大一点的儿童戴会合适一些,3岁以下的宝宝戴会大哦。

2、恩惠医疗-一次性医用灭菌级。恩惠也是做口罩、纱布、绷带的老品牌。这款口罩是灭菌级的医用口罩,可防粉尘、雾霾、流感、花粉、细菌,面料也比较舒适,3D立体的设计贴合面部,各方面都不错。

3、松研 KN90。跟上面提到的那款松研不一样,这款是参考KN90的标准生产的,有4层防护,如果不是去高危的场所,这款口罩可以用3-5天哦,性价比还是蛮高的,一次性独立包装带出门也方便卫生,而且图案都很可爱,小朋友们应该会喜欢哦!

4、舒昂-普通一次性。这款口罩可防尘防霾抗污染,防护等级相对较低,但迫于医用口罩紧张,买不到医用或者KN95口罩的,可暂时使用这款口罩。

5、日本Greennose和日本skater。这两个都是日本的品牌,样式和尺寸方面都非常相似,防护性相对来说不是很强,适合日常低风险场所的使用,不过日本品牌的口罩卡通图案都很可爱,面料也很柔软舒适。

小孩一天戴多久口罩合适 

建议一天戴2-4小时即可。 正常情况下来说,年纪小的孩子是不建议长期戴口罩的,因为口罩的密封性比较差,一戴上口罩,那么就会导致小孩呼吸不畅,出现憋闷、喘不过气等不适症状,时间一长还可能会对小孩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所以小孩是不建议长期戴口罩的,一般建议小孩一天戴口罩2-4小时左右即可。 小贴士:疫情期间最好是减少给小孩出门的次数,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感染,保护宝宝的健康。

注意事项

一般一岁以下的小孩不建议佩戴口罩,因为年龄太小,戴上口罩无法表达自己的不舒服,也没有能力挣脱口罩,容易导致窒息,建议这样的宝宝减少外出次数和时间。

怎么判断口罩是不是医用

第一是看执行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是GB 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是YY 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YY/T0969—2013。部分产品声称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YZB),也是可以的,原则上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YY)。

第二是看注册证编号。

按规定受医疗器械许可监管的医用口罩外包装上应标注产品注册号。编号规则通常为:X械注准(X是各个省份的简称,如鄂、浙、粤之类)+注册年份+264(表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64分类)+编号。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到底怎么区分,我们就来看看最简单的方法吧。

方法/步骤

首先我们要注意,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口罩他俩并不一样的,医用外科口罩的材质以及性能都要比医用口罩好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首先,我们看包装上面是否显示了医用外科口罩这些字样,有些仅仅是显示了医用口罩,并不是医用外科口罩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其次医用外科口罩我们看到会显示的有二类医疗器械的字样,如果不显示的话,那很多时候都不是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因此我们买的口罩如果显示了医用外科口罩字样,同时显示的还有二类医疗器械,基本上就是属于医用外科口罩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对于一般的医用口罩,基本包装上也就是显示一个医用口罩的,并没有太多其他的字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因此我们通过这2点就可以轻松判断我们买的是不是医用外科口罩了,如果你已经买了,可以去看一下包装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

总结:

1、医用外科口罩的字样上面显示的就有外科两个字。

2、医用外科口罩显示的还有二级医疗器械。

3、具备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属于医用外科口罩了。

一次性口罩太不方便,有没有可以重复使用的口罩品牌推荐啊,方便携带,不滋生细菌的那种?

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后,公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有可能通过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再间接的传播。

参考2003年SARS病毒,它通过飞沫传染的速度之快是人们难以控制的,而佩戴口罩可以直接阻拦吸入飞沫里的病毒。口罩可以将有害气溶胶(包括粉尘、烟、雾、细菌、毒气等)经滤料吸附、阻挡,将有害物质阻隔在外。

当下市场上的防护口罩种类繁多,根据用途,一般将口罩分为普通纱布口罩、医用口罩、日用防护型口罩和工业防尘口罩四大类。具体将医用口罩细分,从防护效能与适用范围上看,医用口罩一般分为 3 类,即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以及医用防护口罩,但是各类口罩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针对国内外口罩行业,动脉网盘点了12家知名国内外企业,试图了解国内外口罩行业的起源、市场情况、口罩类型、及产业态势。

口罩的发展起源

历史记载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古代波斯人的拜火教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用布包住脸。波斯教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祭师就带着“口罩”。

有史记载以来,最早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元代,在马克·波罗游记中就有记载:在元朝的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种蒙口鼻的绢布,就是最原始的口罩。

而真正将口罩应用于医疗,则是在19世纪末一家德国诊所内,一位医生认为空气传播病菌会使伤口感染,认为人们讲话带菌唾液也会导致伤口恶化。于是,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举果然有效,病人伤口感染率大为减少。从此,各国医生纷纷效法。

口罩护理之母南丁格尔曾说过:空气像水一样,也是会被弄脏的。如果戴上口罩就有可能把细菌阻挡在沙布层的外边,不许这些坏东西溜进来害人。没过几年,一位法国医生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手术衣的衣领上,用时就将衣领翻上。后来又把口罩用一个环形带子挂在耳朵上。现代口罩就此诞生。

口罩从医院走出,变成公众常备用品,是伴随着历史上最具双向作用的传染病“西班牙流感”而来,疫病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随后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H1N1流感、2014年埃博拉病毒等爆发,让本不是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口罩,伴随着“流感”成为焦点。

全球口罩行业市场情况

日前,工信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动脉网试以最大产量算,我国口罩每年(以365天计算)最大产量达73亿只,全球年产量达146亿只。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口罩产业高速发展,产值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2019年我国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达到102.35亿元,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高达54%,2020年受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医用口罩产值破130亿元。增长率将显著提升(增长率预计可达28%),将拉动整个口罩产业产值增长,全年口罩产值将突破130亿元。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动脉网记者修图

口罩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游原材料即无纺布的供给,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国家。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动脉网记者制图

无纺布按生产工艺可分为水刺、热合、湿法、纺粘、熔喷等多种,其中熔喷无纺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0.5-10微米,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了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空气过滤性,是较为良好的口罩材料。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末,中国聚丙烯产能达到 2258 万吨/年。长期以来聚丙烯行业出现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产能独大的情形。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多家民营或合资资本的介入,聚丙烯产能也在逐步提升。

目前,国内做熔喷的厂家有欣龙控股(000955)、道恩股份(002838)、泰达股份(000652)、江苏丽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831783)、精发股份(839716)、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南通丽洋洁净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量子金舟无纺技术有限公司等。

据了解,一吨熔喷布可以生产100万只医疗外科口罩或50万个以上的N95级别口罩。其中龙头企业泰达股份表示其熔喷总产能达到7000吨/年,即这家喷绘布企业一年的产量即可供口罩企业生产70亿个口罩。

下游销售渠道方面,国内目前主要是通过药店、医院;批发商、零售商;及线上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对外销售。

动脉网记者根据公开资料制图

在Grand View Research发表的报告中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一次性口罩市场规模为7.533亿美元,其中防护口罩占比35%以上。该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在产品类型及价格等多方面都存在竞争。

但在这个领域,消费者对创新、高过滤率和特定口罩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这几个方面将成为主要参与者增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预计供给个人使用的口罩数量将在2019年到2025年,实现6.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在分销渠道方面,2018年线下销售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占总体的80.8%。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商、分销商、超市、便利店、商店和直销等形式。由于外卖、货到付款等增值服务,电商将逐渐成为主要的销售渠道,预计2019年到2025年,线上销售预计以6.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各国口罩类型及相应标准是什么?

口罩虽小,但各大企业都需要对防护口罩进行密合性检测。让受试者佩戴好口罩后,需要进行正常呼吸、深呼吸、左右摆头、上下摆头、讲话(从 1 数至 100)、做鬼脸(微笑同时皱眉)、弯腰等一系列动作,在这过程中,口罩的一端始终和呼吸器密合度测试仪连接在一起,被测口罩的密合度就实时显示在仪器上。仪器显示合格,才判定为合格产品出厂售卖。

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代购”遍布世界各国,疫情的发展使原本韩代、美代、欧洲代购等做起了口罩生意。那么各国对口罩的要求及标准是什么?

在美国,N95型自吸过滤式防护口罩(N95 filtering-facepiece respirators,FFRs)和医用口罩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口罩类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官网显示,N95型过滤式防护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7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中的一种,其对直径在0.3μm的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

NIOSH批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类型(资料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官网 动脉网记者整理)

95%是NIOSH批准的最低过滤水平。美国劳工部曾推荐医护人员使用N95口罩预防流感、结核等微生物空气传播性疾病。而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Disposable medical mask,DMM)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N95口罩,但因其随弃式的特点和价格优势,仍是大多数医院的首选。

在我国,与N95口罩防护等级相当的包括符合中国强制性标准(GB19083-2010)的医用防护口罩和KN95级别(GB2626-2006)防护口罩。我国分为KN或KP两种(分别为非油性颗粒物和油性颗粒物),每种也是90、95、100三个级别。

在韩国,KF94口罩是韩国生产制定的标准,根据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MFDS)官网的数据,该标准下的口罩对于直径0.4μm的颗粒物过滤率大于94%。换言之,KF94标准的口罩能够过滤掉最少94%的直径等于0.4μm的颗粒物。

在欧盟,欧盟标准委员会(Comité Européen de Normalisation,CEN)呼吸防护装具认证的标准是将粒状物防护滤材分为固态粒子防护与液态粒子防护两种。合格的固态粒子防护滤材根据测试的粒子穿透率分为P1(FFP1),P2(FFP2)与P3(FFP3)三级,其中P1:最低过滤效果80%、P2:最低过滤效果94%、P3:最低过滤效果97%。

在日本,厚生劳动省《防尘口罩规格》规定,测试时可过滤95%以上氯化钠微粒的一次性口罩为DS2口罩,它的防尘效果与N95口罩相似。

各国口罩标准(动脉网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谈及日本口罩,不得不聊一下它的口罩文化。在日本,行人在各种场所佩戴口罩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景象。戴口罩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如花粉症、预防流感、防口气、管理表情、遮盖面部痘痘等。细想日本近年来并未出现过大型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传染等问题,佩戴口罩或许是一项因素。

盘点:国内销量前十口罩的企业有哪些?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口罩销售的情况,动脉网挑选了销售领先的口罩品牌进行分析,通过项目在国内成立时间、产品类型及投融资情况等维度,希望进一步了解我国口罩行业情况。

根据各大网站公开排名信息,盘点出了国内销量领先的口罩品牌:

资料来源:动脉网数据库、Crunchbase、企业官网 动脉网记者制图

国产口罩品牌占比增多

我国民用口罩行业的发展较晚,要从2003年SARS说起,2003年还没有一次性医用口罩标准,民用口罩产品数量和类型也不足够。也就是2003年,3M公司从工业领域转向民用领域,生产口罩并在国内销售,占据国内90%的份额。彼时,国内口罩还未有知名品牌,未形成品牌效益。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我们发现各大药店、电商平台等均开始销售国产品牌口罩,如绿盾、稳健、海氏海若等品牌,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成立时间多在2000年后

目前海外的六家公司中仅有日本的Kowa未在国内成立分公司,其余的5家品牌均在国内成立分公司,深挖国内市场。

从成立时间来看,3M最早进入中国,只不过其在国内的口罩业务是2003年才真正开始的,同时,这一年绿盾也发展了起来。1996年进入中国的霍尼韦尔,是在2008年之后才开启口罩业务的。到了2000年,国内口罩牌子开始出现。非典后,日本、德国等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在中国设立分公司。

上市企业和未融资企业占比大

上述国内的口罩企业中,只有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上市,稳健医疗拟A股IPO。其他企业均未融资。

上述国外的企业中,除了白元未曾融资外,其他的公司多为上市或IPO公司。

百年历史的海外口罩公司

118年的3M

3M如今是一个市值近千亿美元的公司。

3M公司(全称Minnesota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即明尼苏达矿业及机器制造公司)初创于1902年,即我国的清光绪年间。100多年的来,3M公司共开发了近7万种产品,拥有了10万项专利,相当于平均每天研发1.7个新产品。

近期,3M发布2019年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季度的营收为81.1亿美元,这其中,口罩所属的消费品业务贡献了12.7亿美元,只占了15.66%,消费品种又划分为6种大类,作为防护产品类别下的口罩的销售对3M业绩影响其实很小。但在中国的口罩市场,3M却占据了近9成的份额。

动脉网记者据公开资料整理

回顾3M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国内的每次疫情都有3M公司的参加,该企业也是通过疫情打开了中国的市场。3M口罩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那时候,医院里医生们佩戴的口罩、防护服以及医用消毒水几乎全是3M的。在普通人眼中,医生就是权威。也就是那个时候,3M开始在民用防护上建立起品牌印象。

不过真正让3M进入大众生活,还是2013年雾霾席卷中国的时候。彼时,民众谈霾色变,也就是那个时期,3M的口罩再次成为了普通人的选择。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3M口罩在中国卖了超1亿美元。

美国CDC(疾病控制中心)官网数据显示,3M口罩中,N95类型的口罩共有48种,其中通过FDA认证的外科手术口罩就有八种:1860、1860S、1870、1805、1805S、1870+、1804、1804S。

资料来源:美国CDC官网 动脉网记者整理

3M所有一次性防护口罩的过滤材料都是聚丙烯材质,表面的保护层是聚丙烯和聚酯的复合材料。3M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3M口罩采用的是3M专有的高效静电滤棉技术,相比较传统的过滤材料,可以在不提高呼吸阻力的前提下,提高过滤颗粒物的效率。

“3M的静电驻极滤材技术,加载了静电的纤维,可像磁铁一样吸引并捕获小颗粒,创造高效低阻滤网。由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我们得口罩不仅仅具有高效率的性能,而且消费者带着也非常舒畅。口罩右边是空气净化器的滤网,我在上海使用了三天之后,右边的材料过滤效果还是非常好。”3M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3M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程铭曾在某次演讲中说道。

尽管口罩不大,但也内涵工艺,体现在细节方面,如材料贴合性、过滤效率、阻抗性以及模具精密性等。若其中一项出现偏差,则会导致整个产品的不合格。

霍尼韦尔

1927年,霍尼韦尔公司成立,主要生产稳压器。1935年,霍尼韦尔就已经在上海发展了第一个分销商。对于自己没有的产业领域,霍尼韦尔通常采用收购的策略。

近日,霍尼韦尔发布了第四季度的财报,第四季度营收为95亿美元。目前霍尼韦尔有三大业务部门,航天航空、工业自动化、特性材料与技术石油化工。口罩也就是霍尼韦尔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款“副产品”。

口罩,作为安全生产及医疗工作中减少伤亡和职业病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除了客户较多关注的质量以及功能性,霍尼韦尔会考虑得更多、更全面,包括在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产品能够使用多久、使用一段时间后产品性能是否会发生改变等,以保证产品真正的稳定可靠。

据了解,霍尼韦尔现有的 8 个综合性专业实验室能够运用国内外先进设备,模拟严酷条件,对涵盖口罩在内的个体防护装备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评估和检测,确保使用者的全面安全。

资料来源:CDC官网 动脉网记者整理

UVEX

UVEX将自己定位于“保护人”,所有的业务线都是围绕着“保护”而展开,主要分为两条业务线:运动场所的安全产品、工作场所的安全产品。

口罩作为工作场所的安全产品,UVEX分的非常细致,方便客户根据工作类型和风险类型进行选择。他们的产品除了根据中国、欧美等国家的标准划分为P1、P2、P3、N95外,还进行了系列划分。

UVEX口罩都是通过N95类验证的口罩,进行细分如uvex silv-Air High Performance系列产品,主打最低呼吸阻力和集成通风系统;Uvex silv-Air c系列产品,主打安全、贴合与舒适;uvex-silv-Air e立足中国市场,性价比高,且可与uvex安全眼镜配合使用;

Uvex silv-Air产品图 资料来源:UVEX官网 动脉网记者整理

UVEX口罩拥有一个369°呼吸阀,能有效降低呼吸阻力,减少口罩内聚集的热气与潮气;配备全方位密封舒适垫,具有优秀的密合性,确保口罩与面部贴合。此外,还在鼻部及下巴配置柔软密封垫,配置舒适的鼻夹等,力图让佩戴者更舒适。

金佰利

金佰利的口罩虽未进入国内销售前十排行版,但在女性护理用品、婴幼儿护理用品领域确实非常知名。

金佰利公司是全球健康卫生护理领域的佼佼者。公司成立于1872年,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设施,41000名雇员。个人健康护理用品、家庭生活用纸和商用消费产品是金佰利公司三大核心业务,年销售额逾180亿美元,产品销往超过175个国家和地区。

金佰利的品种虽没有3M等品牌全,但主要的应用场景为医疗。金佰利虽然未能抓住2003年的机会,但在2008年,曾在汶川地震中, 为灾区捐助口罩等个人健康护理用品。

资料来源:CDC官网 动脉网记者整理

为满足大众的多样需求,2017年,金佰利公司携手萌蒂中国,推出Kleenex非凡系列口罩。该系列口罩专为亚洲家庭设计,Kleenex非凡系列口罩有防霾系列、3D系列、3D加湿系列以及黑色口罩等类型,以满足人们不同场景的需求。防霾系列过滤效效率≥95%,有效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沙尘、细颗粒物等颗粒性有害物质的伤害。

日本重松

重松,创办于 1917 年,公司全名为「重松制造所」,在日本是数一数二的专业呼吸防护用具制造商。之前日本首相安倍在视察福岛核电站事故现场时,佩戴的也是重松生产的防护面具,柴静在日常也会使用 DD11V 口罩。

2015年2月28日,雾霾调查纪录片《苍穹之下》播出,这部时长103分钟55秒的片子给国人上了一堂关于雾霾的全面的课。纪录片被热议时,日本的重松口罩红了,因为拍这部纪录片的女记者戴的就是这个牌子。

重松作为日本个人防护用品的知名企业,是以防毒面具最为著名,它家的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等产品丰富多样。

重松各类面罩(图片来源:重松官网)

与前文所述企业不同的是,重松只有N95系列的口罩,且只有四款:DD02-N95-2K、DD02V-N95-2K、DD01-N95-2K、DD01V-N95-2K。

重松口罩的设计均为套头式,设计较为人性,可避免后耳处磨损。据了解,重松DD11V是一款比较适合运动时佩戴的口罩。

国产口罩新秀

稳健

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刚刚申请上市的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稳健医疗”)备受瞩目。

稳健医疗于2000年正式创立,拥有二十年医用卫生材料和医用敷料生产经验。稳健医疗于2019年12月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国内医疗业务医院市场经销商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家医院;零售药店市场的经销商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000家零售药店;国外医疗业务的客户和经销商已覆盖欧洲、日本、美国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次疫情中,稳健医疗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6日的一个多月时间,其向社会供应了1.089亿只口罩、11.47万件防护服。稳健医疗董事长李建全称,春节期间生产的口罩90%供应给医院。

这样一家反应迅速且产量丰厚的企业,它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如何呢?

回顾稳健医疗的资本历史,其实稳健医疗早在10年前就在境外间接上市。2005年稳健医疗反向收购美国OCTBB挂牌公司LVRC后,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后于2010年转板至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两年后完成私有化退市。

美国退市后,稳健医疗将目标放在了国内A股上市。2014年,稳健医疗获得红杉资本1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随后2016年,稳健医疗净利润水平已达4亿元,曾申报A股IPO,但最终在2017年被发审委否决。该案例曾在业内引起一片哗然,东方财富发文表示原因系“存较多会计差错,内控制度遭疑”。

稳健医疗最新招股书显示,稳健医疗收入稳定增长,从2016年至2018年,稳健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60亿、34.98亿、38.39亿,净利润分别为4.1亿、4.28亿、4.25亿,2019年上半年,稳健医疗营收21.05亿,净利2.30亿。

稳健医疗拥有三大板块业务:医用敷料、健康生活消费品和工业中间品全棉水刺无纺布。其中口罩所属的医用敷料领域收入近年来占比逐渐下降。2016年起,该领域收入占比从37.43%,降到2017年的31.86%,降到2018年的30.71%,降到2019年6月的29.17%。

虽医疗辅料领域占比减少,但稳健对该领域的技术要求依然非常严格。稳健已形成成熟的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作业规范。针对关键过程和特殊工序,公司还专门设立产品验证岗位,实施严格的过程确认和验证工作,确保关键过程和特殊工序的质量有效性和稳定性。公司医疗敷料领域质量管控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稳健医疗招股书

产品方面,稳健医疗的口罩产品分为医用和日常生活类口罩,涵盖PM2.5防护口罩、医用护理口罩、日用口罩等。

销售方面,稳健的医用敷料主要通过线下渠道销售,并辅以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B2C 平台的品牌旗舰店进行线上销售。

疫情期间,稳健医疗以“反应速度快”“产量高”等操作获得较多好评,这些好评是否能加速其在A股IPO的进程,我们拭目以待。

思沃

思沃口罩是北京思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个人防护系列产品。这家创立于2008年的中国的三类医疗器械公司,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中国医疗感染控制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感染控制解决方案。

思沃先后为全国160余家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结防机构、2个国家级结核病实验室、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比尔盖茨基金会、礼来项目、达米恩基金会等提供个人防护类产品和环境控制整体解决方案。

本着“过滤是为了还原本来纯净的自己”的品牌文化,思沃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做以用户为本,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空气过滤需求的专业口罩。思沃口罩于2013年以高品质专业产品的姿态进入民用市场,用医用级的高标准要求民用系列产品,用保护医护人员的高品质保护广大消费者,研发更符合民用消费者佩戴的口罩。

据了解,第一只思沃口罩面世前,思沃团队曾投资超过600万研发兼具三种性能的防护口罩。“我们慢慢发现,一款足够好的防护口罩实际上是大量不断改进的细节的总和。”思沃创始人姚嘉告诉动脉网,为了口罩的密合性,研发人员专门在思沃口罩内部增加的三维人体工学支架,立体地撑起口罩空间,使呼吸的空间面积大大增加。

根据需求,思沃推出了三款专业防护口罩,分别是Eco9,Pro7、Mini5,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呼吸阻力来命名的,国家的合格标准是:吸气阻力低于350Pa(35毫米水柱),Eco9,Pro7、Mini5的吸气阻力大约为9毫米、7毫米、5毫米水柱,大大优于国家标准。

口罩是否有效在于材料的“过滤性能”和罩体的“密合性”,而口罩是否舒服主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呼吸阻力”是否足够低。

在民用口罩领域,思沃民用系列沿用了医用系列的高成本专利龙骨架。为了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思沃民用系列前后经过了二十多次细致的版型修改优化。外围的密封圈接触脸部后会自动形成密合。

在内部,思沃民用系列选取了静电滤料,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作用,将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四十分之一的粒子,吸附在纤维上,从而达到更高过滤效率和精度的目的。经过检测,思沃民用专业防护口罩对PM2.5的过滤效果大于95%。

疫情期间,思沃坚持把医用防护口罩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让价高者得的态度令人敬佩。这家还未在资本市场展露头角的公司,下步将会有什么动作,我们拭目以待。

大型企业转产支持口罩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为紧缺物资,除了传统的口罩厂家外,现如今有一定生产条件的能源、汽车、手机组装、服化等公司也开始兼职造口罩、防护服。

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富士康、中国石化、长盈精密、中光电特、爹地宝贝、拓野机器人、新纶科技、OPPO、vivo、中顺洁柔、红豆股份、盛虹集团等多家公司跨界造口罩抗击疫情。

此前,据工信部介绍,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据了解,这些跨界生产口罩的企业产量也是较大的,如比亚迪日产口罩500万只、富士康日产口罩200万只、长盈精密日产口罩100万只、中光电特日产口罩1000万只、拓野机器人日产口罩260万只等。

以往,KN95等高端口罩市场被3M和霍尼韦尔等海外百年企业把持。相信这次疫情中,国产品牌的出色表现,必将为国产口罩行业带来机遇,未来高端口罩国产品牌可能会逐渐崛起。

儿童口罩有医用的吗

可以肯定的是有儿童专用的医用口罩的,且在病毒严重的时期,儿童外出时必须佩戴儿童专用口罩。因为儿童的脸比较小,佩戴成人的口罩不合适,不能完全的遮住口鼻,对病毒的防护功能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病毒盛行的当下,如果给儿童佩戴成人口罩,就达不到理想的防护病毒的效果。

虽然有儿童专用口罩,但疫情的盛行区,也应减少儿童外出,不仅因为儿童的抵抗力较弱,也因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后会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异常。

因此疫情期间应减少儿童的外出,以减少儿童罹患新冠肺炎的几率。

车企改行做口罩更有优势?0.5秒一个口罩的诞生简史

如今的自由程度,都是以口罩来计算的。

“世界正面临着个人防护装备市场的严重混乱。需求比正常水平高出100倍,价格高出20倍。”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警告,称全球口罩储备已经严重不足。

国家危难之际,才是考验各大企业之时。印象里完全打不着关系的VIVO、三菱、格力、爹地宝贝纸尿裤等超过3000家企业都开始改做口罩生产。众多汽车品牌也一样。

别的不说,单说汽车企业,就有不少腾出自己的工厂来制造口罩的。这不,五菱、比亚迪、广汽牌口罩已经上赶着奔赴前线了。

最硬核的是五菱。“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在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快速完成了无尘车间的改造和生产线的调试,建成广西首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目前,已累计生产超过100万只口罩。

比亚迪官方之前下了军状令“三天内出设备图纸,一周内出设备,十天内出产品”。据悉,比亚迪所生产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将于2月17日批量下线,届时生产的免洗手凝胶消毒液也同时下线,消毒液日产量将达5万瓶,到月底预计口罩日产量将达500万只。同时广汽集团已经着手考察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商,并对相关工艺人员进行培训。

按照国内每生产一个口罩只需0.5秒的速度来说,造口罩并不算难事,只要拥有完备生产体系,人员、技术储备、场地需求、资金实力、采购渠道等条件,并不难。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企业因为拥有稳定的原材料聚丙烯供给方,更有天然优势。

别看生产口罩这么简单,但口罩开始医用和防疫,走过了漫长的历史。

01

——

古代口罩的起源——拜火教

说到口罩,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类口罩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古代波斯人的拜火教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用布包住脸,防止口气扩散。

那时候的口罩,并没什么技术含量,脸上随便绑块布片就成。

在欧洲,早年医疗产业被巫师把持,真正的医生势单力薄。瘟疫盛行时,医生四处奔走救治病人,控制疫情,巫婆神汉们觉得医生抢了自己的生意,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骚扰追打。医生只好用纱布遮住面目,让巫师认不出,以防遭到报复。日本忍者的面罩看上去倒是更精致一些,包裹得也更严实。这些人的目的与当今的卫生事业毫无关联,跟当今明星却有得一比:让人认不出来就行了。

那口罩是什么时候跟卫生挂上钩的呢?

直到1275年,人们才再次在历史记载中瞧见"口罩"的身影。

据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那块布可不简单,毕竟是天家的东西,简简单单的遮嘴布都是用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没想到马可·波罗随手记的这么一个闲闻逸趣就被人认定这是中国人发明口罩的实证。

但仔细想想这并不靠谱,一个是马可波罗究竟来没来过中国,至今学者们还在争论不休;二是用布蒙脸不等于就是口罩。为了避免闻到一些刺激性的气味,或者避免唾沫污染食物,不管哪个地方的人们都很容易想到用遮脸的方法,这本身就没什么技术难度。

这样想来,其实波斯人才是有据可查的口罩的祖宗。毕竟波斯教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祭师就带着“口罩”。

02

——

黑死病与第一代医用口罩

人类历史上曾多次遭遇大规模传染病的侵袭,我们中国人还为传染病起了个专有名词——瘟疫。但是常年以来,人类对于瘟疫都毫无办法,连如何避免传染的概念都没有。直到欧洲中世纪爆发了一场恶性的传染病——黑死病,人们才有了防疫的概念,并且发明了第一代医用口罩。

当初,蒙古大军在攻击卡法城(今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时,利用投石机将感染鼠疫的尸体投入城中,引起黑死病在卡法大爆发。

接下来,随着卡法与欧洲各地的人员往来交流,黑死病沿着地中海传入欧洲,最终造成欧洲黑死病大爆发。

这场瘟疫有多恐怖呢?

从十四世纪中期黑死病入侵欧洲开始,前前后后一共造成7500万到2亿欧洲人死亡。由于统计方法和依据的不同,欧洲因黑死病死亡的人口数量有多种说法,综合来看,欧洲有30%-60%人口死于这场致命瘟疫。

于是,公元十七世纪初,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发明了第一代的医用口罩和防护服。

当时的医学理论认为,黑死病人或者黑死病死者身上散发的臭气传播了黑死病,要避免被感染,只要闻不到这种臭气就好。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在当时的欧洲,这种鸟嘴口罩已经是最先进的防护设备了。

与这种医用口罩配合使用的,还有一整套穿戴服饰。黑死病医生一般都戴一顶宽边皮革帽子,从脖子到脚踝,都包裹在帆布长袍里,手上戴着手套,脚底蹬着靴子。手套、靴子、口罩开口处都牢牢扎进,封上蜡。身上的穿戴也跟口罩一样,用芳香物质浸透后才使用。

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代医用口罩。

03

——

现代口罩的亮相与推广

而正经的现代口罩的起源其实也还是在欧洲。

1861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得通过实验,证实了空气中细菌的存在。巴斯德指出,细菌会使人感染疾病,于是,他又发明一种低温杀菌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杀菌法”。

虽然当时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细菌可以传染疾病,但是由于对它的传播途径还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医生开展外科手术时,尽管通过穿手术服、戴手术帽等进行了防护,但并没有使用口罩进行防护,医生手术时常把自己口鼻腔中的细菌传染给患者,从而引起伤口感染。

这时,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德国病理学家莱德奇。莱德奇通过研究,发现空气可以传播细菌,进而认为人们在交谈中的飞沫会导致伤口感染。于是,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举果然有效,病人伤口感染率大为减少。从此,各国医生纷纷效法。

最原始的口罩,只是一层包裹在外科医生嘴巴、鼻子和胡子上的纱布,既紧又不舒服。1897年,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在纱布内装了一个细铁丝的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从而克服了呼吸不畅、容易被唾液弄湿的缺点。

两年后,一位法国医生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手术衣的衣领上,用时就将衣领翻上。

后来口罩又改成可以自由系结,用一个环形带子挂在耳朵上。于是现代口罩就这样闪亮登场了。

而口罩从医院走出来,变成公众常备用品,则是伴随着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西班牙流感”而来。

1918年3月11日午餐前,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的一位士兵感到发烧、嗓子疼和头疼,医生却认为他只是患了普通的感冒。

令这位医生没想到的是,这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

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几天之后,这个军营里已经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随后,流感传到了西班牙,总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这次流感也就得名“西班牙流感”。

在1918年3月到1919年底,全世界大约20%的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全世界预计死亡人数约为2000万(最新也有研究估计约为1亿),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印度北方的大片庄稼无人收割;波兰的土豆在地里腐烂;非洲和南美的大铜矿停止采掘;德国与瑞典之间、葡萄牙与西班牙之间的列车中断;新西兰议会因为有太多的议员卧病,暂时休会。

以上只是那次流感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中的冰山一角。

所以疫病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别是红十字会和其他医护人员。

回溯历史,口罩让我们我们与世界之间建起一道隔离墙,带给我们安全感,同时也暗暗涌动着一种恐惧的气氛。

但不论怎样,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终将会战胜,摘下口罩的那一刻,冬天所有的遗憾也一定会被春天的温柔所化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发表评论 此处文字主题配置里面自定义

×
app
公众号
投稿 评论 关灯 顶部